世界中心正移向中国,这个时代在经历着巨变
北京时间一月二十四日消息报道。在一九八二年《大趋势》这本书正式出版之后,在全球市场的销售量已经突破了惊人的一千四百万册。这本书的内容中曾经对这个世界作出预言,人类社会最终会经历从工业化社会转向信息化社会的巨变。它不仅让人们更加明晰对这个世界的感知,更使其作者、曾担任美国肯尼迪总统教育部助理部长的约翰·奈斯比特成为未来学的代名词。
此后,这位未来学家一直致力于详细记述《大趋势》所描述的变化。于是,《亚洲大趋势》《高科技,高感触》,与夫人多丽丝·奈斯比特合著的《中国大趋势》《全球大变局》等相继问世。最近,奈斯比特夫妇再度合著《掌控大趋势》,展望未来的中国与世界。在北京一家酒店见到他们时,89岁的约翰·奈斯比特坐在轮椅上,被夫人推进会客室。他坚持不用人搀扶,在夫人的鼓励下,自己从轮椅颤颤巍巍地转移到座椅上,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的专访。“作为未来学家,您根据什么预测未来?比如,通过什么研究方法预测中国趋势?”约翰·奈斯比特回答:“到那个地方去!到那个地方去!我们到中国的次数相当惊人,我们也去世界其他国家探访,了解所在国家的人民。”
中共有意愿、有能力创造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环境
环球时报: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很多国家都在改革,但中国的改革成效非常显著,为什么?
约翰·奈斯比特:很多国家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重点在于,一个国家是否真正想取得进步,是否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路线,是否具备制定与国家发展方向相匹配的计划,是否有能力去实现这些计划。
多丽丝·奈斯比特:事实上,还有一个取得改革成就的例子,就是新加坡。跟中国相比,它非常小,面积只是北京的一小部分。也没什么自然资源,但新加坡非常努力,发展得非常好,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从中国和新加坡的发展中进行新的思考。当年邓小平发现,只靠计划经济无法让这个国家腾飞,但他也无法让中国完全走向市场经济。所以在一系列试错中,他找到了一种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混合的发展模式。这样的发展模式加上具有战略性的发展规划被很好地执行了。如果你听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客谈论国家的发展,你会发现他们都有非常好的愿景,但最后他们的计划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这正是中国做得好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