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骚乱持续升级,这是否会成为伊朗版的新“阿拉伯之春”?
曾经席卷大中东地区的一一年“阿拉伯之春”并没有在伊朗引起事件风波,而伊朗近十年来最危险的状态是由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的一场骚乱事件引起的。同样是军警回击、示威者死亡、民众抗议、西方政府表态、疑似外国势力介入......已进入第五天的骚乱仍在持续升级。这是否会成为伊朗版的新“阿拉伯之春”?谁才是这场骚乱背后的真正黑手?
近十年来最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
伊朗国家电视台1月1日报道称,已有10余人死于多地反政府抗议示威活动,其中包括1名警察。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当天通过电视台表示,伊朗安全部队将对“骚乱者和违法者”作出回应。
此轮骚乱事件开始于2017年12月28日伊朗第二大城市马什哈德的示威活动,数百名民众起初抗议的是经济困难与生活成本提高,批评政府执政不力与腐败。随后抗议矛头又指向伊朗的中东政策。不少抗议者批评鲁哈尼政府忙于支持巴勒斯坦人及其他地区运动,对国内难题却不闻不问。
马什哈德示威活动很快蔓延到伊斯法罕、阿瓦士、库姆等伊朗中西部大城市。骚乱第三天,即2017年12月30日,德黑兰大学生加入反政府示威活动,矛头直指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安全部队与防暴警察开始干预示威活动,并与示威者激烈对峙。
此次骚乱事件中出现了所谓“武装示威者”。2017年12月31日晚间,伊朗总统鲁哈尼首次回应示威活动时说,民众有权就社会议题发出声音,但政府不会容忍暴力和破坏公共财产的行为。次日鲁哈尼再次发表声明,表示会对“少部分利用抗议的暴徒和不法分子”进行处置。
截至1月2日,伊朗至少已有7个主要城市爆发不同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其中北部城市拉什特和西部城市克尔曼沙汗的抗议规模达千人或万人规模。
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称,这是2009年“绿色革命”以来伊朗公众表达不满情绪最为严重和普遍的一次。不过,与2009年伊朗大规模反政府游行显著不同的是,此次骚乱抗议的是被外界视为“开明派”的鲁哈尼政府,乃至整个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体;而2009年伊朗民众抗议的则是被视为“政治保守派”的内贾德政府。
革命卫队警告将祭出“铁拳”
尽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表示不会轻易动用伊朗革命卫队和民兵干预民众的示威抗议活动,但伊朗革命卫队副司令伊斯梅尔·考萨利准将1月1日深夜警告称,如果政治动荡持续,反政府示威者将面对国家的“铁拳”。他誓言,绝不会让德黑兰的不安全局势继续恶化下去,(革命卫队)将采取严厉措施管控事态发展。
稍早前,为防止示威抗议活动继续蔓延,伊朗政府已下令关闭某些社交网站。不过,伊朗通信部长穆罕默德-贾瓦德·阿扎里·贾赫鲁米1月1日表示,关闭社交网站是临时举措,“长期关闭社交网站的谣言与事实不符,他们的目的似乎是制造社会不满和悲观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反政府示威活动持续蔓延的同时,支持鲁哈尼政府的集会也在伊朗1200余个城镇举行。据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民众高举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头像,高呼支持哈梅内伊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