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力推养老保险基金精算制度
北京时间三月二十一日消息报道。在三月十三日当天,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方面收到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针对这个方案,其中的隶属关系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由国务院管理调整为由财政部管理。这或将成为建立养老保险基金精算制度的关键一步。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与财政部原本就存在着许多业务联系,一方面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资金来源有一项就是财政拨款,另一方面,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的储备基金是为了防范未来人口老龄高峰的资金缺口,而财政部负责对当期养老保险基金资金缺口进行财政补贴,二者之间关系密切,有利于缩短行政之间的距离。”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董登新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现全国统筹之前,我们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央调剂金的过渡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里面,调剂金有可能放在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进行托管,同样有可能需要在财政部设立专户,这一改变有利于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全国统筹。
同时,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楼继伟是财政部原部长,早年间,他也曾在多个场合力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全国统筹。
铺垫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因素,养老金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基本财务手段。
从数据上来看,我国现有养老保险基金累计已经超过4.4万亿元,而当前社保基金理事会仅与北京、安徽等10个省(区、市)签署了4400亿元的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说明用于资本市场投资的养老保险基金,距离4.4万亿的30%还有很大差距。
究其缘由,养老金全国统筹迟迟无法实现是原因之一。养老金统筹层次低,制度上面临着地区间基金收支余缺无法调剂的难题,导致庞大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不能更好地发挥大数法则效应。
基金积累制的养老金体系发展迟缓,市场化养老基金投资规模不能有效放大,养老基金难以更好地分享国民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成长。如果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中央便可对省际之间养老金余缺进行调剂,解决养老金结存严重不平衡问题。
基于此,2018年,中国迈出了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第一步——实行中央调剂制度,均衡不同地区的养老保险负担。中央调剂制度,即由部分养老金累计结余较高的省份和中央财政共同拿出一部分资金形成一个资金池,为收支矛盾过大、养老金缺口难以弥合的省份进行补充和支持。
不过,在董登新看来,一并解决全国范围内余缺调剂及基金结余集中托管问题,最根本的办法仍然是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收统支,而非中央调剂金模式。
就目前来看,中央调剂金过渡期的长短暂时不定,只有等到各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真正实现省级统收统支时,才有可能结束中央调剂金制度,进而转向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筹,实现全国统收统支。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缴费应该是由国税局来经办,然后交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来进行集中管理,理事会隶属财政部之后,首先,有利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跟财政预算资金的一个整合,另外,社保费的征集和经手未来都跟财政有关系,隶属财政部是更合适的。”董登新表示,财政部是负责我们国家财政收支的政府机关,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纳入财政部管理,有利于基金收支预算的监督,更有利于基本养老金的统收统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