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

315案典型事例出炉,曾经的你中招了吗?

2018-03-15 14:10:36

北京时间三月十五日消息报道。今天是中国第三十六个消费者权益日。日前针对二零一七年八起重点的消费者权益案件,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给出了自己的评选。

此次中国法学会消保法学研究会评出的案、事例,涉及了当今消费者比较关注的手游、网购欺诈、酷骑单车押金不退等热点问题,以及车企生产销售超标排放伪劣汽车、商家违反食品安全标准被处十倍惩罚性赔偿、不法分子伪造证件诈骗630户村民等对消费者造成危害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事例不仅对消费者维权提供参考,还对执法、司法机关提供办案借鉴。

中移动退还消费者10元手游费

315案典型事例出炉

2016年2月18日,当事人××点击了其手机上的“街机斗地主”图标,并收到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发送短信载明×ד点播了由杭州斯凯公司提供的优惠大礼包业务,资费10元”。该费用由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代为收取。当事人认为,其与中国移动北京公司订有电信服务合同,套餐固定,如果增加“斗地主”游戏,是对合同的变更,未经其许可属于违约。故将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告上法庭。

北京市东城区法院立案审理认为,××与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系服务合同关系,××点击的“街机斗地主”程序系一款付费游戏软件,××亦自认系其主动点击了该程序,故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收取相应的费用,××应予支付。××因不服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判决,向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提起上诉。

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审理认为,诉争10元资费系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从××手机号码账户余额中扣取。按照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的主张,该笔扣费系其代案外人杭州斯凯公司收取,该费用是用于购买游戏币,是杭州斯凯公司与××之间形成的买卖关系。法院认为,首先,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所述的代收费系其与杭州斯凯公司之间的合同关系,具有相对性,对××没有法律约束力;其次,虽然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主张杭州斯凯公司有付款提示,但××予以否认,且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未能就此提供证据,不能证明杭州斯凯公司进行了付款提示,亦不能证明××曾同意杭州斯凯公司利用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的渠道收取××费用;再者,××系中国移动手机号码×××的持有人,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与××之间形成电信服务合同关系,未就此次扣费事先向××进行提示并征得××同意。

对此,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判决撤销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判决,判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向消费者退还代收10元“斗地主”游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