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

税收征管体制重大改革,他们想要降低企业成本

2018-03-13 16:11:45

分税制度在从一九九四年正式实施以来,如今将迎来一个重大的改革。三月十三日,王勇这个国务委员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对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说明。

税收征管体制重大改革

王勇说:我受国务院委托,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深化党和国际机构改革方案》,就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向大会说明,请予审议。

王勇在说明中提到,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内的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记者了解到,1994年实行税制改革,根据不同行业和税种,将产品税改为增值税,将建筑安装、交通运输、饮食服务、邮政电讯等服务行业所经营项目纳入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在这种条件下将过去的税务局分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进行了多次税制改革。1978年,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第一步利改税,即国有企业改上缴利润为缴纳所得税;1984年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将工商统一税改为工商税和产品税、所得税,开征城市维护建设税;1986年开征个人所得税。

从1994年施行的分税制改革,在发挥了重要作用之后,其中的问题也慢慢在呈现出来。种种问题之下,经历了多年的研究后,终于开启了对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改革的重大调整。两会期间,包括全国工商联也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税制改革的提案》,提案中建议,国税、地税合并,这样既有利于政府减少税务监管的投入,还可以降低企业因现行国、地税分立体系而产生的多头管理的成本等。

13日上午,重庆地方税务系统的一位人士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现在的调整有利于纳税人,不用几个地方跑了,降低税收监管投入也会降低企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