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

市场修复需要一些时间,重建信心需要更多思考

2018-02-13 14:42:15

北京时间二月十三日消息报道。市场在经历了全球股市一轮大幅度下跌之后,自然是会在恢复心态、再次例行思考中重建市场信心,趋势需要构建新的,但需要一段时间。

市场修复需要一些时间

首先,上证50指数调整至120日均线附近,大体节奏与美股同步。从周一的缩量横盘(较上周缩量近五成)的特征看,也反映出短期机构投资者观望情绪深厚,毕竟当前上证50指数的市盈率水平仅13倍左右,为历史估值波动区间偏低位置。虽然低估值不等于就会上涨,但继续大规模沽空的话,也需要找到更有说服力的理由。短期看,只要美股不进一步扩大跌势,以上证50指数为代表的龙头蓝筹股至少也会有一轮反弹行情。

再看美股。持续9年的上涨,基于历史估值比较,估值压力显而易见。据大跌前高盛的研究,经通胀处理的标普500指数的估值,已进入过去百年来平均估值百分位90%。加上受减税的利好刺激,一轮加速上涨进一步加大这种估值偏离,从而引发大幅调整。上周五,美国三大股指已在中长期均线(120日至250日)附近获得多头的强烈反扑。我们都知道,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驱动美股以及美国经济的,就是依靠一批原创颠覆性技术的商业化、产业化,也诞生了苹果、亚马逊、谷歌、微软等为首的新生代大蓝筹。本质上讲,这正是技术创新引领的新增长周期,也是康德拉季耶夫长波动周期形成的原因。从新产业驱动角度,为期十年左右的技术创新(以信息技术或互联网+为代表)渐遇瓶颈,像iPhoneX的销售量就显著低于预期。这也是制约股市估值进一步上升的根源。

因此,决定估值打破瓶颈的因素,依然来自技术创新。创新技术的产业化才是支撑全球经济步入新一轮增长的根本动力。可喜的是,包括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生物技术等在内,一系列的颠覆技术产业化继续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像电动汽车、智能(自动)驾驶、肿瘤细胞免疫疗法(CAR-T),“猎鹰重型”火箭成功发射、5G建设,以及大数据、云/人工智能的应用等。这些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已得到全世界各国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