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牧业巨亏逾16亿,企业业绩寒冬难逾越
北京时间二月五日消息报道。即使有大牌股东蒙牛的尽力帮助,现代牧业(港股01117)在集团的业绩上仍然表现不佳。日前,一则正式的盈利红色警告由现代牧业(01117.HK)对外发布,直至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现代牧业2017年亏损净额不少于9亿元。
从诞生起,现代牧业因其“万头牧场”名声大噪,2014年50亿营收,7.3亿净利润的业绩更是让人羡慕不已。然而时隔3年,超9亿元预亏的2017年盈利预警再次引发行业轰动。
随着现代牧业这份巨亏的盈利预警公告出炉,不仅标志着2008年乳业危机以来,希望通过上游牧场控制乳业产业链的这一梦想再次遭遇现实打击,“得奶源者得天下”也似乎成为伪命题,以现代牧业、西部牧业(6.450,0.03, 0.47%)等为代表的上游养殖企业仍未解除业绩危机。
连续两年巨亏
2017年亏损净额不少于9亿元,只是现代牧业业绩亏损的延续,其2016年亏损额也高达7.42亿元。
手握一副好牌的现代牧业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故事演绎到极致。
现代牧业的前身是领先牧业,由蒙牛原副董事长邓九强等前高管及其亲属等人和蒙牛马鞍山公司于2005年9月创办,公司的主要业务有两项:一是奶牛养殖业务(主要生产和销售原料奶予客户用于加工成乳制品);二是自有品牌液态奶业务(主要生产和销售液态奶产品)。2008年,蒙牛与现代牧业签署10年长期合作协议,由于在协议期内,无虑产品销售,且享受优于其他供奶规模企业的待遇,而公司牧场大多靠近蒙牛工厂,运输便利,提供的鲜奶质量卓越,成为蒙牛所依赖的高端奶供应商,随后公司的业绩迅速增长。
2010年11月26日,现代牧业在港交所上市。上市后,公司业绩仍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增长。2014年,现代牧业的总营收为50.3亿元,净利润为7.35亿元,营收与利润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不过,从2015年起,公司业绩双降,其间进口大包粉及复原乳的冲击、原料奶价格低迷及销售困难多次在现代牧业业绩报告中有所反映。2015年现代牧业实现营收48.26亿元,同比下降3.99%,净利润3.21亿元,同比下降56.3%。
2016年,现代牧业年度净利首次出现亏损,亏损额高达7.42亿元,同比下降幅度超过300%。连续两年的亏损,给现代牧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现代牧业在公告中指出,造成业绩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由于经销商结欠的应收账款将延迟偿还或不能收回,预计亏损近5亿元,这意味着经销商欠款将是现代牧业超9亿亏损的 “大头”。二是由于原料奶售价的下降。因为现代牧业主要以销售原料奶为主,因此其销售价格的下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营业收入与利润。三是由于蒙牛强制性现金要约收购后注销现代牧业管理层购股权所带来的亏损。
一位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蒙牛的强制性现金要约,造成现代牧业管理层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牧业的正常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而在乳业高级研究员宋亮看来,现代牧业亏损的根本原因是与其“万头牧场”有关,大规模养殖的成本高,却不能为企业提供成本更低的优质奶源,因而不具备竞争优势。
万头牧场模式遭质疑
国内大牧场建设也是从现代牧业开始渐成风气。而作为万头牧场典型的现代牧业,业绩亏损成为事实让建造万头牧场模式再次备受质疑。
中国食品(港股00506)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现代牧业的万头牧场模式对于中国乳业的现阶段来说是不合适的。”
“万头牧场模式生产规模和商品率均超过小型牧场,更科学化和智能化。但其也存在较高的风险,首先万头牧场模式通常会有较高的环保成本,同时大量集中饲养容易滋生疫病,使奶源面临质量安全问题。此外,饲料和原材料采购及库存管理难度较大。”灼识咨询董事朱悦分析道。
记者查阅现代牧业官网发现,截至目前,现代牧业全国共拥有26个万头规模牧场,奶牛数达23万头,日产生鲜乳3300多吨。
宋亮坦言,目前现代牧业万头牧场的规模太大,相应其产能也大,这样就会出现供大于求、奶源过剩的情况。
据行业内部人士爆料,一周之前南京卫岗就发生了因为奶农超出了供应计划遭乳企拒收不得不倒奶的痛心事件。
对于现代牧业万头牧场的未来,宋亮认为,一方面,这取决于蒙牛未来对奶源消化是不是更好。另一方面,从降低成本的角度来讲,比如减少对于国外高蛋白饲料的依赖,提高多元化的经营,增加肉牛比例,拆分牧场规模化。他认为,这都是非常难的过程,要想很快见效比较难。
朱悦认为,现代牧业当务之急便是控制规模和成本,对目前拥有的26个畜牧场进行进一步的拆分或针对性规划,同时确保奶源的安全,在维持自己高质量奶源优势的情况下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