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

福建人晒出行小幸福,城市交通影响着市民幸福指数

2018-01-30 15:43:33

北京时间一月三十日消息报道。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城市交通的影响,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的幸福感也会受到重大的影响。最近几年来,福建省各个城市开始把城市交通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着力点,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

福建人晒出行小幸福

今年的“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7件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其中城市公交停车设施建设、道路等举措赫然在列。会场内,代表、委员更是积极为城市交通发展、便捷群众生活等议题建言献策。会场外,我省各地群众也结合自身体会,畅谈城市交通新变化,勾画便捷出行的新蓝图。据东南网舆情统计,仅近三个月以来,我省城市交通相关信息就有29518条。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断完善 为百姓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2016年底,福州地铁一号线率先通车,这是我省首条地铁线路;2017年底,厦门地铁一号线正式开通;福厦两地地铁相继通车,这让两地的市民体验到了“地铁时代”的快乐。

“搭地铁上下班,比自驾车方便。不堵车,还准点。”厦门市民李先生家住园博苑附近,上班的地点在集美软件园。自从地铁通车后,常年自驾车往返于岛内外上下班的他,成为了地铁上的固定乘客。

福建迈入“地铁时代”,更多地铁线路在开工建设,并不断延展。《关于福建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指出,2018年我省将重点推进福州地铁2号线、1号线二期、6号线工程续建,4、5号线一期将全面开工;厦门地铁2号、3号、4号线工程续建,开工建设地铁6号线及漳州角美延伸段工程。未来,以地铁为主的轨道交通建设将为福建人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

改善城市交通路网 疏通城区交通“毛细血管”

作为省会城市,福州市秉承公交优先的发展理念。2017年以来,新开通13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了30多条公交线路,针对马尾区群众出行新需求,还先后开通4条马尾区内公交;为缓解城区拥堵,2016年以来,福州市提出向交通拥堵宣战,并启动首批252个城区治堵项目;为持续做好解堵课题,城区第二批385个缓堵项目于2017年11月11日正式启动。此外,福州市借鉴国内外城市交通管理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引入交通“微循环”概念,为城区交通疏通“毛细血管”。

厦门城市交通去年投入72亿元,今年预算继续投入95亿元建便捷高效交通体系。2、3、4、6号线地铁建设全力加速,预计2号线明年年底试运行;公共自行车道、步行道也加快建设;城市干道和重要拥堵节点集中力量改造,都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此外,今年将推进第二西通道、第二东通道、同翔大道、翔安机场高速等道路建设,加快形成岛内外一体化路网格局。

龙岩于去年初正式印发《龙岩中心城区畅通工程实施方案》,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不断得到整治。总投资10亿元的“一河两岸”景观栈道工程是龙岩市永定区重点民生项目,“一河两岸”景观栈道完工后,不仅为市民休闲提供新去处,还将大大缓解永定城区的交通拥堵压力。

三明稳步推行“畅通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重点完善城市主次干道路网,强化城市环路与中心城区路网的衔接,并通过整治一批拥堵路段和节点,建设一批道路配套设施,采取一批执法管理措施,推动一批城市交通设计,有效缓解城市核心区交通拥堵。

为缓解“停车难”,破解交通拥堵问题,漳州加快推动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提出2018年至2020年,全市每年新增城乡公共停车泊位3000个以上,有效优化城市道路交通,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委员积极建言城市交通发展

“福州大学城聚集了众多院校,拥有数万名大中专学生、数千名教职员工。目前仅通过大学城内部公交环线出行,交通不便。未来地铁开通以后,交通应该会有较大的改善。”省政协委员王宗华是闽江学院的院长,对于福州大学城周边的交通情况,他十分关注。他说,大学城的师生们非常期待地铁后续线路的建成。他建议,为了进一步方便附近的师生和居民出行,将地铁2号线从沙堤增加支线到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南门,8号线起点从建平路延伸到闽江学院南门,从而改善福州大学城地区的公共交通状况。

“我平常也使用共享单车,它的出现给我们的出行提供了一定的便利。”80后委员刘安娟对于“共享单车”这一新生事物并不陌生。同时她也关注到了共享单车过度投放、阻碍交通等问题。她建议,相关部门要发挥监管职责,对共享单车企业的单车投放、管理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让共享单车成为解决城市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选择。

“白天居民开车上班,住宅小区有大量车位闲置;下班后公共停车位又闲置下来,小区却没有车位。”省政协委员吴丽冰则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停车难”的问题。她说,随着各地机动车保有数量剧增,城市机动车数量远超停车位,停车难问题将长期存在。因此,她呼吁应尽快研究出台《关于促进我省停车资源共享利用的指导意见》,鼓励发展“共享停车”模式。通过最大限度挖潜利用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公共停车资源,优化城市停车资源配置,缓解重点区域停车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