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

联通的大跨步和绊脚石,国有企业的现世挣扎、改革路

2018-01-25 14:29:31

北京时间一月二十五日消息报道。在联通这家国内三大电信企业之一,作为国有企业,同样拥有众多常见的弊病:人浮于事以及机构臃肿的现状。如果一个人的头越来越大的时候,那么他的四肢就会显得越来越小了。

联通的大跨步和绊脚石

在中国联通混改方案实施近4个月后,董事长王晓初直指问题所在。在过去半年中,联通从内到外进行着“大刀阔斧”的改革:“瘦身健体”、股权重设、战略合作、成立新公司、市场化导向……

在经历了最初的喧嚣与质疑后,各界对于混改已逐渐趋于理性,大家开始重新思考混改的目的与方向。而对于友商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来说,他们亦在时刻关注混改动向,毕竟这一举措牵动着中国整个电信行业。

改革大跨步:1、员工转岗不下岗

2016年9月底,联通被列入首批国企混改试点单位,在历经10个多月后,混改面纱终被揭开。

联通曾发布公告,参与混改的企业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多家公司,共引入巨资达780亿元。

混改随即开始,“大刀”最先砍在了人员编制上。

“这不是裁员,是转岗但不下岗,转到什么岗位因人而异”。

根据联通官方的数据,混改后的“精简瘦身”,总部部门数量减少33.3%,人员编制减少51.6%;省分公司机构减少20.5%,人员职数减少15.5%。

在联通高管看来,此举是“提质增效”的决心,事实也证明,从运营效率、成本结构和人力成本上,“瘦身”后都有明显向好的趋势。

不过,转岗就意味着重新调配工作。王晓初也对此表示过担忧:“庙拆掉了,和尚不好安排,这是最困难的事情”。

“管理层是想让员工都动起来,也有人因此离开了”,联通内部人士向新浪科技称,过往的很多年中,有些员工养成了松散的工作态度,让这些人去营业厅办公并不现实,“瘦身”对此类人的影响很大。但从联通内部的框架看,此轮“瘦身”退出企业的员工数量会控制在1%,“联通全国的员工已经超过了25万人,1%意味着2500人,即便离开了,对整个企业的影响可能不会太大”。

2、3%员工持股激励

“员工要得到期权,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不久前,王晓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联通混改要让核心员工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所以将有3%的员工股票激励。

近期,联通多家分公司已就持股名单进行了公示,公示期为10天,目前已有部分员工完成了持股签约。

“我们的名单多是副处级以上的领导”,联通一家分公司员工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透露,此次员工持股不仅在职位等级上有要求,而且还受到了众多条件的限制,例如前两年为禁售期,禁止转让,解锁期为3年等,最重要的是,3年内业绩均要达到考核标准,否则“前功尽弃”。

该员工坦言,联通要获取更多用户,肯定会从友商手中“抢夺”,目前已给部分分公司下达了新指标,普遍反应业绩压力较大。

据悉,联通将于近日公布最终持股名单。

3、李彦宏等拟进管理层

除员工调岗和股权激励外,联通管理层的变动始终受到外界关注。

1月23日,联通发布公告称,公司董监事会拟提前换届,引入新的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代表担任公司董事或监事。

据悉,中国联通董事会成员拟由7名扩大至13名,董事会中非独立董事共8名。

新浪科技注意到,在8人的名单中,有5人非联通背景。其中包括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卢山、京东集团首席战略官廖建文、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和中国人寿保险副总裁尹兆君。而其他三人为联通董事长王晓初、总经理陆益民和党组副书记李福申。

从当初引入民营战略投资金额来看,BATJ分别投资了70亿、43亿、110亿和50亿。

对于李彦宏等人的加入,外界普遍认为是在助推联通加快市场化的步伐。

“一般来说,这些董事只会参与战略方面的制定,对于如何管理和执行不会牵扯太多”,独立电信分析师冯远江告诉新浪科技,无论是李彦宏还是胡晓明等,其主要精力都是各自公司和业务的发展,所以他们只会参与联通战略的制定,对于如何改革还要依靠联通自身。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肯定会通过联通的“管道”下发一些互联网产品,此举也是为了促进双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