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王院士进央视,用60年时间坐热冷板凳
北京时间一月二十日消息报道。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来到了央视节目《开奖啦》。终于在这个节目里看的哦啊了王泽山的身影,而王泽山本人在节目中说道:“我一生的追求就是满足国家的需要。”
在火炸药领域,王泽山院士有个独特的称呼—— " 火药王 "。1 月 8 日,王泽山凭借在火炸药领域的杰出贡献,获 2017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说:" 如果说我取得了一点成绩,那是因为国家给了机遇,自己争取了科研时间,用了科学方法,依靠了集体智慧。"
用 60 年把一个冷板凳坐热
1 月 20 日,央视一套的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播出,本期的嘉宾则是不久前获得 2017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
王泽山院士,1935 年出生,今年已是 83 岁高龄。他小时候住在吉林市远郊的桦皮厂镇,从小接受的是日本人的奴化教育,并没有 " 中国人 " 这个概念。这让他认识到没有国防力量的国家是弱小的、没有话语权的。自此之后,强军强国的思想逐渐在年少的王泽山心中生根发芽,与他相携一生。
1954 年,19 岁的王泽山高中毕业,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走进了这所共和国军事科技的黄埔军校。当大多数考生在蓝天大海的召唤下填写了与空军、海军相关的专业时,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一个冷门专业——陆军系统的火炸药专业,他是班上唯一一名自愿学习火炸药的学生。
火炸药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坦克、航母、火箭都离不开它。王泽山认为:" 这个专业是国家设的,国家的需要,就应该有人去做。" 经过 60 多年的奋斗,王泽山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为我国火炸药整体实力的提升和我国武器装备、火炸药产品的更新换代做出了杰出贡献。
坊间盛传一句话,说王院士用一个甲子的时间,把一个冷板凳愣是给坐热了!在节目中,王泽山却表示:" 其实火炸药已经融入了我的一生。"
" 直到现在,王老每年仍有一半时间在出差,每天工作时间都在 12 个小时以上。" 秘书廖昕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所以他没有星期几的概念,说起时间都是几月几号。"
他让中国火炮射程提高 20%
今年 1 月 8 日,王泽山在人民大会堂走上了 2017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这位老人虽年过八旬,精神矍铄。听说他获奖,很多人感慨:真是实至名归。凭借着卓越的研究成果,行业里的人尊称王泽山为 " 火药王 ",他却自谦地说:" 那是因为我姓王。"
" 如果说我取得了一点成绩,那是因为国家给了机遇,自己争取了科研时间,用了科学方法,依靠了集体智慧。" 王泽山说,如今搞科研,很多人会习惯性地去参照国外的解决方案和研究进展,但他总希望 " 用科学研究科学 " 走一条自己的路,做出超越国外水平的原创成果。
火炮装药,是利用化学能的现代火炮射击威力、射程的最重要决定因素,火炸药装药设计越先进、装药结构越巧妙,就越能使同样体积和质量的炸药发挥出越大的能量。
现代火炮为了提升射程,研发出了最新的模块化装药技术,即为了满足火炮远近不同的射程要求,装药发射前需要在不同的单元模块间进行更换。比方说,一枚炮弹中事先装好全射程所需的完整装药模块,而当要进行 60% 射程射击时,还得先从炮弹中取出一些模块,才能完成射击,如此操作既繁琐又费时,成为了一个世界难题。
而王泽山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革命性理论——补偿装药理论和技术方案,火炮只需用一种装填模块即可覆盖全射程,从而大幅度提升了远程火炮的快速持续打击能力和灵活性。
我国火炮在应用王院士的技术发明后,其射程能够提高 20% 以上,最大发射过载有效降低 25% 以上。
创新是王泽山坚持了一辈子的事情,当现场青年代表问道:" 如何才能更有效率的创新?" 王泽山表示:科技创新要搞原始创新。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多问问为什么,要把它了解得很透彻。接着就要问我怎么才能超过它?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青年一代要勇担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