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

自如获40亿融资,刷新中国长租公寓行业单笔之最

2018-01-17 16:21:23

 北京时间一月十七日消息报道。“自如”作为链家地产旗下长租公寓品牌在昨日正式宣布,拿到了四十亿人民币的巨额A轮融资。由腾讯、红杉资本、华平投资三家机构领投,华兴新经济基金、融创中国、泛大西洋投资、源码资本、海峡资产、新希望等机构跟投。

自如获40亿融资

这是自如的首次融资纪录,也刷新了中国长租公寓行业单笔之最。据悉,此轮融资后,自如的估值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同行业中少有出其右者。

近年来,长租公寓领域的“风口论”甚嚣尘上。从2014年开始,资本大规模进入该领域,总投资额度也在随后两年大幅上涨。但到2017年,长租公寓领域的融资额度明显下降,当年末,媒体还爆出首批长租公寓“死亡名单”。

这一背景下,自如获得大规模融资的消息显得不同寻常。1月15日,自如CEO熊林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有公司退出,说明长租公寓领域商业模式的复杂性。面对资本对自如的青睐,他认为,这与自如的模式和发展思路有关。

不通过收购扩张规模

自如成立于2011年10月,原为链家的内部创业平台。2016年,自如从链家剥离,全面独立运营。链家地产董事长左晖同时也担任自如董事长,熊林担任CEO。

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自如进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成都、天津、广州、武汉9座城市,为超过20万业主委托管理50万间房源,累计服务120万租客(自如客),管理资产价值超过6000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此前很长时间,资本一直对自如表示出兴趣,但自如并没有融资动作。熊林对此的解释为,希望先把管理、互联网平台建设做成熟,再考虑融资和规模扩张。

这一思路深受链家的影响。左晖曾提出“慢就是快”,即不追求速度和效率,而注重内部管理系统、互联网平台等的建设,以及商业模式的打造和成熟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张。作为房产经纪行业翘楚的链家,此前一直默默无闻,直到2015年才开始进行多轮大规模融资,公司规模也通过一系列收购而迅速扩大。

熊林认为,资本方对自如的青睐,恰恰源于这种发展思路,即相比规模扩张和投资回报,自如更加注重服务能力建设和公司长远发展。

完成此轮融资后,自如也将在规模上发力。在进一步夯实产品研发、服务、人才、互联网系统的同时,熊林将规模扩张纳入下一步的战略规划。具体而言,2018年自如拟将管理的房源数量扩展到80万间,比现有规模增长60%。

华兴资本曾预测,未来中国排名第一的品牌公寓管理公司将会管理超过100万间房源。这也意味着,若顺利完成扩张任务,自如很可能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长租公寓运营商。

规模扩张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采购成本,但给管理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熊林认为,在服务业的运营中存在“规模黑洞”,即规模扩张很容易影响到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对此,自如将尽量克制对快速扩张的追求,同时真正“在用户关心的事情上投资”。

按照熊林的观点,规模扩张还会造成短期入住率的下降,并由此抬高空置成本。这是长租公寓行业最重要的成本之一,并直接影响到财务表现。

他透露,自如在北京的出租率已经做到95%的水平。新进入的城市往往需要一到两年才能做到90%以上出租率。因此,对于新进入的城市,会在品质、客户满意度、运营效率等方面订立指标,而不在财务方面。

他同时表示,自如不会通过收购的方式进行扩张,因为不同公司在房源质量、设计风格、成本构成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很难通过简单地收购进行融合,因此难以产生“1+1>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