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

天上人间前老板杀回A股,这一次覃辉还会拥有好运吗

2018-01-16 14:31:34

 北京时间一月十六日消息报道。对于覃辉,“天上人间”对她的意义有着众多的解释:现金流、关系、机会,这些都是”天上人间“带给他的。社会名流、银行行长、大量权势人物都通过这个社会交际场认识覃辉,而集结于此的一批美女模特,招之即来,挥之则去,为其日后的“事业”巧妙助力。

天上人间前老板杀回A股

随着天上人间进入公众的视野,长期以来,有关覃辉的身份,外界也有过多种传闻,甚至有消息称覃辉是前国家领导人的孙女婿。不过,这一消息随后被否认。

另据报道,覃辉中等身材,相貌英俊,性格活泼善交际。这些特征后来被认为都有助于他早年以做销售在商海站稳脚跟。他的妻子是北京一位退休高官的夫人之侄的外孙女,此背景,据信也为覃辉多有利用。

“他的背景不算深厚,但他把这点关系用到了极致。”2005年覃辉卷入张恩照案之后,一位接近他的人士对媒体评价说。

2005年,覃辉内忧外患下,退出了天上人间的生意,将其卖掉解决燃眉之急。无奈的是,尽管覃辉和其星美集团发声明撇清与天上人间的关系,但他却永远无法摆脱“天上人间”这个标签。

初进传媒业尝甜头

除了“天上人间”,覃辉在资本市场上也颇有手腕,2000年开始,覃辉将目光瞄准了传媒业,开始发力。

在早年炒长丰通信股票得手后,覃辉于2000年5月到6月间,以低价进入长丰通信,持股26.61%,掌控了这家公司(后改名星美联合)。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长丰通信逐渐收编了中华通讯、英斯泰克、上海恒德科技公司、华夏文化传媒等公司,开始由通信、电子等逐渐接触到传媒业。

与此同时,覃辉遇到了政策抛来的橄榄枝。2001年8月发布《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意味着民营资本从此得以名正言顺地进入传媒产业。

同一年,卓京旗下由覃辉弟弟覃宏管理的英斯泰克已颇有“建树”。该公司生产的电视转播车为中央电视台所采用。

当时民营传媒业刚刚开放,外资被拒之门外,覃辉设想先占领市场就等于抢得了先机,不必考虑短期经营效益,“拥有”传媒资源本身就意味着财富。

因此覃辉随后的发展思路是将跑马圈地被列为头等大事,盈利则置于其次。2001年9月,长丰与卓京合资成立星美传媒集团,并以此为平台,高调进入影视、演艺、广告等行业,在内地攻城略地。不仅陆续成立了星美影视文化传播、星美演艺经纪等4家公司,还投资国家级电影档案收藏和研究机构北京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

收购长丰通信的同时,2000年6月,覃辉成立了卓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意欲以此为切口,展开投资大战。

自成立卓京投资后,覃辉开启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购,以卓京投资为龙头,以长丰通信、星美传媒为平台,通过三家公司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打造了横跨通信、IT、传媒三大产业的庞大“帝国”。卓京系也被称作中国文化传媒领域龙头之一。

覃辉的野心不止于此。在他一边向内地传媒业扩张之时,也没有忘记进军香港,将资本运作的舞台搭在这片土地上。

2003年2月,在英属维京群岛覃辉以个人全资注册SMI公司。他将SMI作为操持香港媒体产业的平台。一年多时间里,他相继入主了三家香港上市公司,分别为东方魅力、流动广告和现代旌旗出版,并将另一家上市公司阳光文化所控制的阳光卫视70%的权益拿到手中,四家公司共耗资4亿港元左右。

此后,东方魅力与现代旌旗迅速被更名换姓,成为印有覃氏标记的“星美国际”和“星美出版”。SMI俨然成了大陆民营传媒的旗帜,在传媒高度发达的香港一路摧枯拉朽,高歌猛进。“当时香港对大陆民营传媒力量大为震惊,心生景仰。”香港媒体记者如是报道。

那是覃辉传媒事业的鼎盛期,他的传媒事业正在形成横跨海内外的格局。然而,覃辉过于急功近利,他不曾预料到,此前的大跨步都为崩盘做好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