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查处日照港腐败窝案,清除毒瘤才能保证经济健康发展
当黄海的海天相接处迎来冬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日照港集团二公司矿石装车队堆取料机女子班班长、党的十九大代表陈晓红便开始戴上安全帽,整理好一天需要的装备,开始了忙碌的工作。工作虽然辛苦,但看着港口蒸蒸日上,陈晓红觉得“再苦再累也舒心”。
然而,在2016年以前的十年间,日照港归属集团公司累计亏损高达16.7亿元。公司蠹虫满地,几乎被掏成了空壳。
是什么力量拨云见日,让阳光重新照亮这片码头,使日照港在短短一年间实现浴火重生?
利剑出鞘,除尽眈眈硕鼠
港口是日照市的核心资源。当地人有个形象的比喻:日照港打个喷嚏,日照市都会感冒。事实上,历经多年发展,日照港的吞吐量早在2013年即突破3亿吨,跻身国内港口吞吐量前十俱乐部。然而,在吞吐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日照港没能迅速发展,反而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更为诡谲的是,在日照港归属集团公司连年亏损的同时,大大小小800多家关联挂靠企业无一亏损。
到底发生了什么?2016年2月,日照市专项审计组进驻日照港。同年10月,日照市委巡察组对日照港集团开始了近4个月的专项巡察。
审计和巡察的结果可谓触目惊心——近百亿元的资金被挪用、外欠、骗走。党组织虚化、弱化,制度规定执行乏力,违规经营、违规运作、违规使用资金,以及干部职工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突出。
“一查到底!不管牵扯到谁,绝不姑息!”在听取审计和巡察结果汇报时,日照市委书记刘星泰拍了桌子。
根据审计和巡察移交的问题线索,日照港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原党支部书记、经理朱同兴首先进入调查组视线。经查,朱同兴利用职务便利,帮助某企业老板吴某某利用日照港国有企业良好的银行授信,以虚假贸易的形式,每年从银行或日照港借贷、套取资金7.5亿到13亿元不等,收受吴某某所送财物1147万元。
紧接着,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原部长吕传田的问题也浮出水面。身为财务人员,吕传田非但对朱同兴等人将国有资产随意转移的行为不予制止,还监守自盗,挪用日照港集团公款2.4亿元,投入他与亲属合伙成立的经贸有限公司,搞所谓的“贸易融资”。
拔出萝卜带出泥。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的“硕鼠”一一现形——
2016年12月23日,日照市国资委党委原书记,日照港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杜传志接受组织审查;
2017年3月7日,日照港集团原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孔宪雷接受组织审查;
2017年5月31日,日照港集团原副总经理孟凡祥接受组织审查……
蛀虫在内,寄生虫在外,内外勾连,靠港吃港,日照港成了人人都能吃一口的“唐僧肉”。据统计,案发前日照港干部职工经商办企业的有284人,亲属子女经商办企业的有203人。
在日照市委的统一部署下,市纪委、检察院、公安等各方力量通力合作,对日照港系列腐败案件立案49起51人;日照港集团纪委对违纪人员立案69起,处分69人。其中,杜传志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