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

北京新机场侧记,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

2017-12-25 15:38:46

 新机场的主要的航站楼的屋面,会出现在这五十几级的窄直的钢梯之后,在这种午后暖阳的金色光照耀之下,这种效果看起来很像教堂的圆顶设计,气势恢宏又不缺线条的柔美;高低起伏的屋面如同连绵的山丘、翻滚的波浪,起伏着观者的每一寸心跳。

北京新机场侧记

这便是举世闻名的“扎哈曲线”设计。

在新机场主航站楼,行云流水般的“扎哈曲线”塑造出了惊艳的“凤凰”造型,形成了18万平方米的自由曲面屋面,按照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计算,这可以居住4400余人。

造型越是奇特,施工越是艰难。建造如此面积的自由曲面,如同要化“百炼钢”为“绕指柔”,它意味着极为精细的节点设计、十分精心的构件布置和特别精准的轮廓定位。而更大的难题在于,不仅要呈现出屋面自由曲面的壮美,还得保证其结构功能的先进。

俯看新机场主航站楼屋面,它的中心便如盛开的“莲花”,沿着莲花六块花瓣中心线向外绵延而去的是六条“丝带”,而散落在这六条丝带周围的则是八点“水滴”。这就是具备绿色节能功能的屋面玻璃幕墙系统,它是由一个中央天窗、六条条形天窗和八个气泡窗组成的自然采光体系,需要用12800块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玻璃拼接而成,玻璃接缝胶黏长度可以环绕北京四环路一圈。

平视新机场主航站楼屋面的一个截面,它就像一个有12层的超级夹心面包,各个夹层的厚度不一、形式各异。这就是具备遮阳抗风、防水融雪等功能的金属屋面系统,它由12个构造层组成,安装工序多达18道。单是其中的檩条系统,就得安装10万多个主次檩托、5.7万多根主次檩条,所有的檩条首尾相接,可以从天安门一路铺到石家庄,长达300多公里。同时,每个檩托的位置都需要精准测量,上面托板的高度甚至精确到了毫米。

……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站在航站楼四十多米高的屋面上,呼啸的寒风扑面而来,刺骨如春草生。拾起屋面上的钢材,不一会儿,便会感到一股寒意浸过手套,从手掌直接涌向内心。

“如果遇上结霜,走在这上面,就得特别小心,不然稍不留神就会摔在钢板上。”项目技术员张显达一边说着,一边哈气取暖。

凤鸣京南,弹剑而歌。复杂的结构、浩瀚的工程、恶劣的环境、紧迫的工期……这些难题相互交织,让屋面工程成为了新机场航站楼这首恢弘交响乐中最为澎湃的一章。可是,如此澎湃的一曲,又该如何奏响?它的“指挥”该是如何的从容,才能使众多交叉的工序和谐有序?它的“乐器”该是如何的非凡,才能以铿锵的声音击碎前行的难题?而它的“演奏者”又该是如何的激情,才能以满腔的热血融化这寒冬的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