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医生过劳死,加班猝死向年轻化靠拢
近期,在医疗圈中又传来了一则令人悲伤的消息。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中心卫生院,其中外科医生方培虎在去年12月16日值班时在值班室内猝死。据悉,猝死医生年仅31岁,正当壮年。而裕安区卫计委一则《关于在全区医疗卫生系统开展向方培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引发轩然大波。众医生也是纷纷表示“这个真不能学,要好好活着”。
加班常态化、工作压力大,如今正在威胁着许多年轻人的生命。过劳死,也正在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精力旺盛,就应该多加班,就应该勇挑重担”。这句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变成了领导对年轻人的鼓励和认可了。
过劳”似乎已成中国职场的常态。过度加班又是导致过劳死的首要原因。有资料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去年教师节,国防大学刘亚洲政委走上讲台,从学校一名英年早逝的教员徐如燕的事情,谈到了军队中青年干部的压力和困境。刘亚洲几度落泪,并向全社会呼吁:别等中青年干部逝去再谈关爱。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共鸣。
关注过劳死,宜早不宜迟。真正落实《劳动法》,不再让相关规定变成一纸空文;单位领导带头休息,切实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加快培养短缺人才,让每一个单位正常运转起来,而不是超负荷工作,每个人给自己一个缓冲区,对自己的身体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多方实策,才能解决掉过劳死这个疑难杂症。
据报道,一家荷兰设计公司想了个办法:到下班时,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办公桌连同桌子上的电脑都会升空,只有座椅还留在地面上。这种“掀桌子”的设计,不仅保障了休息权利,也敦促员工能够提高效率。这些精妙的想法和设计,源于一颗真正想要解决过劳、避免加班的心。